在宝宝的成长进程中,语言发育是家长极为关注的方面。当家中的小宝宝已经一岁半了,却依旧不会说话,不少家长心里都会犯嘀咕:这种情况正常吗?
一般来说,宝宝的语言发育遵循一定的规律。大多数宝宝在1岁左右开始有意识地喊出“爸爸”“妈妈”等简单的词汇;到1岁半时,通常能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,像“抱抱”“要”等,还能理解并回应一些简单的指令,比如“把球拿过来”。不过,每个宝宝都是独一无二的,语言发育的速度也存在个体差异。
有些宝宝可能因为性格内向、比较安静,平时不太爱发声,导致说话相对较晚;或者家庭语言环境复杂,同时存在多种方言或语言,让宝宝在学习语言时感到困惑,从而影响开口说话的时间。另外,家长与宝宝的交流互动较少,没有给予宝宝足够的语言刺激,也可能使宝宝语言发育滞后。
但如果一岁半的宝宝不仅不会说话,还伴有其他异常表现,比如对声音不敏感,叫名字没有反应;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;缺乏眼神交流,很少与他人互动等,这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了。这有可能是听力障碍、自闭症、智力发育迟缓等疾病导致的语言发育问题。
所以,一岁半小宝宝还不会说话,不能简单地判定是否正常。家长可以先观察宝宝的其他表现,增加与宝宝的交流互动,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。若同时存在上述异常情况,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,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,以便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。